有蠻多人在參加一些講座時,往往都會問那些演講者一些類似的問題。如果今天的系列講座是有關創作的,那麼最常見的問題應該就是「靈感哪裡來?」如果今天的主題是正面思考,那麼這問題就變成「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你的心態是什麼?」有趣的是,我們看著這些在不同領域成功的人,一方面羨慕他們的成就,一方面又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扼腕,而我們最常說的是:「我並不是沒有夢想,只是現實生活中的……讓我沒有辦法……」
接著我們普遍會問這些成功人士一個相同的問題:「讓你一直持續下去的動力是什麼?」
你有夢想嗎?
我們在人生中的每個階段,都會給自己建立一個目標,像是25歲的時候要買一部車、28歲的時候要結婚、30歲的時候要生小孩要有房子…等等,但我們仍然感到一陣空虛,不禁開始懷疑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?我們會開始計算可行性:假如我要在25歲的時候買車,那麼我就必須要開始每個月存多少錢、必須要開始減少跟朋友出去玩樂的次數、甚至可能必須要開始犧牲現在很想做的事情…等等,結論就是不斷的懷疑「這是否真的是我要的。」
簡單來說,我們都認為現實跟夢想之間的差距太大了。「我很愛唱歌,我的夢想是當個歌手,但因為我要養家活口,所以我不能玩這種高槓桿的遊戲,我必須要規規矩矩的工作,以確保家人一天的溫飽。」我們大部分的夢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抹煞掉,但我想提出一個問題:為什麼我們不能兩條線並行的走呢?
價值
那天聽演講時,很開心的是我聽到了一句很熟悉的話。或許跟主講者自身的經歷有關吧!有個聽眾問了:「為什麼你會這麼成功?」主講者說:「你要持續創造自己被高度利用的價值。」約莫是在六年前剛上大學的時候,家中那位已經過世的大老在他臨終前兩星期的某個夜晚,跟我說了一句一模一樣的話。這句話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啟發,也間接的成為了我的座右銘。
但接著我有了一個疑問,「什麼是我能被利用的價值?」我不斷的去琢磨這個問題。每個人都有他之所以來到這個世界上所被賦予的使命,那麼我的使命是什麼呢?在現在的生活中我的價值又是什麼呢?是不是老闆要求的,就是我的價值定位呢?
聽、看、停
這並不是紅綠燈,而是一種自我提升的方式。我們窮其一生,都在不斷的學習,懵懵懂懂時要多聽、多看,能吸收什麼資源就去吸收、能利用什麼資源就去利用,不要害怕撩落去,想創業的人就多去參加創業比賽、想玩音樂的就好好的在音樂圈裡打滾,努力衝刺一兩年後停下腳步,認真思考這段時間內自己學到了什麼、累積了什麼、是否又往自己的夢想更靠近了一步,最重要的是:「有沒有創造專屬於你的利用價值?」倘若沒有,調整自己的計畫與腳步,再給自己一個兩年去闖蕩,因為現在認定自己已經失敗還太早了些。
不可否認的,我們一定會遇到許多挫折:家人朋友的不支持、伴侶的離開、一屁股的卡債等等,當全世界的人都認為你瘋了,你也不知道自己所為何來的時候,請記得你正在成長。我們或許會錯過許多美好的幸福,可能會很用力的跌了一跤,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永遠樂在其中、並且充滿熱情。